合肥市长江东路115号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队的所在地,在它后面的“地质队大院”里,12年来,相继有18位居民志愿加入遗体捐赠行列,让有限的生命传递出无限的正能量。
年逾八旬的丁立长是社区里第一位志愿捐献遗体的老人。早在2003年,他就签了志愿申请书。“2002年,我听说安徽可以捐献遗体,就开始四处打听。”年迈的丁立长老人虽然耳朵有些聋,但记忆很清晰。他告诉记者,为达成愿望,他骑着自行车到处寻找捐赠机构。
“那时候,安徽的捐赠机构还没挂牌,我找了一星期,最后到合肥第二公证处办理了遗嘱公证。”直到2003年6月,丁立长才找到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赠中心安医大接受站,补办了申请,了却了自己一桩心愿。
在安医大接受站,记者碰巧遇到76岁的市民俞能秀,她同样来自“地质队大院”,也是这个社区里最新的一位志愿者。“儿女都不知道,但我自己能做主。”俞能秀说,老伴走了13年,晚年生活儿孙绕膝,日子过得很舒坦。“到我这把年纪,早就看淡生死了,将来把遗体捐献出来,也是自己对社会的最后一次奉献。”
张志良和沈佩珍是一对恩爱夫妻。退休前,张志良是327地质队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在他看来,医学和地质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干了30多年地质工作,知道标本、数据对科学研究有多重要。”张志良说,想到自己百年之后,遗体还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培养更多的医学生;器官也有可能让别人重获新生,就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有意义。让他欣慰的是,3个女儿都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不仅自己志愿捐献遗体,张志良还鼓动老伴沈佩珍和自己一起签署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张志良笑称,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现在作贡献也要一起”。
毕治国老人是党龄50多年的老党员,退休前是327地质队下属单位的总工程师,几十年奋斗在地质工作一线,并享受政府津贴。他的妻子苏克俭带头签下志愿申请,他也义无反顾地和妻子站在了一起。夫妻俩的行为还感染了女儿。如今,1967年出生的毕琳是这个“英雄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和其他成员不同,刘益荣并非是退休职工或家属身份。之所以想要捐献遗体,完全是因为她被“327”的人感动了。
62岁的刘益荣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女儿,40多年来,她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女儿。看到了隔壁的地质队大院里这么多老人都志愿捐献遗体,她也萌发了今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的想法。
如今,18人中已经有了一个实捐者。姚贵和老人于2009年8月签下志愿申请,今年9月,老人去世后,遗体在去世当天就捐献了出去。“我和儿女们都尊重他的遗愿,能够用于医学研究,这是对国家的贡献。”老伴毛梅芳说。
据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收站工作人员付杰介绍,安徽共有4000人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实现捐献的有320人。目前合肥市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总人数不足800人,而在一个小区中就有18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实属罕见。
“这些地质人年轻时风餐露宿,为祖国寻宝找矿,如今为了医学需要,晚年又将身体捐献出来,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付杰说。(中国青年报)

 
河北省馆陶县疾控中心开展“预防接种日
泰安市清风书画院走进恒地*君悦山书法专
山东大禹集团为泰安市官路村捐赠直饮水
山东省第40个“爱鸟周”普法宣传启动仪
环球卫视小记者(河北邯郸)启动仪式 圆
环球卫视小记者(河北邯郸)启动仪式
“救死扶伤 医德高尚”好医生谢方民
当代书法家王兰亮
青岛一“钉子户”房屋四周被挖空成“孤
高清:湖南男子带3岁儿子冬泳 河水冰冷
高清:湖南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文艺晚会
中国富商携儿子乘飞机视察法国葡萄园时
澳洲洋女婿迎娶西安姑娘 女方娃堵门要红
“私人定制”风靡深圳富人圈
安徽淮北一小飞机坠毁2人死亡 驾驶员为
五河县一男子因感情纠纷 持刀砍杀女友及
山东泰安岳东园林
你知道吗? 园林景观,究竟对生活有多重
环球卫视走进邯郸市广平县南关村